2013年粮食科技活动周
 

农户常用储粮方法

2013年05月08日


  1.常规储藏法

  常规储藏是农户最常采用的粮食储藏技术,主要包括入仓时降水、降杂,储藏期间防潮、防霉、防虫、防鼠和粮情检查等环节。

  粮食入仓时可采用日光暴晒降水、风扬过筛除杂,使粮食达到干和净;可通过选择防潮性高的装具,储藏期间开仓取粮或检查粮情应选在气候干燥的时段,以免因环境相对湿度高而引起粮食吸湿增水;如发现虫害最好采取日晒、高温密闭、缺氧等物理方法防虫治虫;农户储粮鼠害问题比较突出,保持储粮周围环境干净、整齐可取得有效的防鼠效果,同时也可配合粮仓周围放置器械防治鼠害。

  2.玉米穗藏法

  穗藏即带穗玉米的储藏,又称果穗储藏,是我国东北农户普遍采用的比较经济有效的储藏玉米的方法。果穗储藏的好处:一是果穗堆放其空隙度大,利于通风、降水;二是玉米穗轴对玉米粒有继续供给养分的作用,可以促进玉米成熟,改善品质,更利于储藏;三是穗储时玉米胚部没有外露,可以很好地防止虫霉侵蚀,增强玉米储藏稳定性。不足之处是玉米在过低温度下储藏会影响其发芽率而失去种用价值。玉米收获后整穗装入具有通风降水功能的露天穗藏仓,东北地区玉米入仓水分为不高于25%,经过150~170天穗储后,水分可降至14.5%~15%。果穗储藏期间须加强检查,注意发生生霉现象。

  3.偏高水分粮通风储藏法

  在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的地区。粮食收获时若遇到连续阴雨天气无法充分晾晒,就容易发芽、生霉。入仓前应采用丙酸盐类防霉剂及时处理,入仓后结合机械通风,可降低粮食水分,防止霉变,确保储粮安全。

  4.热密闭储藏法

  该方法是利用夏季高温曝晒小麦,粮温升高后趁热入仓,达到杀虫效果。晒麦时要掌握迟出早收、薄摊勤翻的原则。上午晒场晒热以后,将小麦薄摊于晒场上,使麦温达到42℃以上,最好是50~52℃,含水量最好在11%以下。到下午4点钟左右把粮食收拢堆成一堆,热闷0.5~1小时趁热入仓。用晒热的席子、草帘等覆盖粮面,再覆盖塑料薄膜密闭。入仓麦温度若在46℃左右需要密闭2~3周,然后可以揭去覆盖物降温,但要注意防潮、防虫。也可以不去掉覆盖物,到秋后再揭。热密闭最好一次入满仓,以免麦温失散,影响杀虫效果。

  5.自然缺氧储藏法

  自然缺氧储藏是在密闭的环境中利用粮食、害虫及微生物的呼吸作用,消耗环境中的氧气,使害虫处于缺氧状态而窒息死亡。新收获的粮食呼吸旺盛,而陈粮的呼吸较微弱,因此,自然缺氧储藏法只适用于新收获的粮食。

  将新收获的粮食尽快晒干、扬净,在收获后一周内完成入仓密闭工作。自然缺氧储藏要求有严格的气密条件,因此必须使用气密性高的储粮装具,特别是一定要确保进出粮口的气密,如发现密闭不严或仓体破损要及时修补。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