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世界粮食日暨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
 

浙江余杭“四无粮仓”——仓前粮仓的历史


  近日,国务院公布了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我区的“仓前粮仓”名列其中,余杭的土地上又多了一处有深厚历史底蕴的文化遗产。

  仓前粮仓起源于南宋时期的临安便民仓。清嘉庆年间的《余杭县志·仓敖》记载:“临安便民仓,在县东十里,今名其地曰仓前”。临安为南宋时杭州的府名,余杭为属县,仓前属余杭县管辖,地处县城东面;便民仓,则是用来储存粮食供朝廷赈灾济民所用。仓前,原名灵源,自古就是著名的稻米之乡,粮源丰富;京杭大运河的支流余杭塘河横贯其中,运输十分便利,离杭州又较近,一旦需要即刻到达,南宋朝廷看中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于是就在灵源街之北建造了粮仓,称之“临安便民仓”。粮仓于南宋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建成,有敖仓60间,仓厅18间,四周围墙250丈,颇具规模。古以南为前,灵源街位于粮仓前面,于是百姓就习惯地将灵源街称之为仓前,久而久之,其灵源地名就改成了“仓前”,这就是现在仓前的由来。

  随着历史变迁,临安便民仓早已不复存在,现在的仓前粮仓坐落于仓前老街最东端的余杭塘河边,坐北朝南,由四栋单体建筑的粮仓组成,其中两栋老仓建于清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距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两栋新仓分别建于1957年和1963年,1957年的那栋是按照苏联专家设计的仓型建造,俗称“苏式仓”,为余杭县第一批砖瓦结构沥青地坪的新式粮仓。四栋粮仓占地1661平米,加上庭院、走廊库区面积达3500平米。库内仓库粉墙黛瓦,庭院花园中石景、小桥、花红草绿,别有风味。

  四栋粮仓中最为稀罕的是两栋老仓,它为三间二进的木结构房屋,前后各有两个天井,老仓大门直对余杭塘河,河边还有一个泊船码头,供运粮船只停靠。走进大门,天井青石铺地,正厅和次厅改造成的粮仓板墙白净,屋檐下还有雕刻精美的木雕牛腿,二栋老仓间的过道天井,四水归堂,幽静雅致,是典型的清代江南民居建筑风格。

  这老仓的前身是章氏义庄的学堂,章姓为仓前古镇一大姓,姓章中大户人家甚多,民国章太炎先生即为同族,其故居就在仓前古镇上,离仓前粮仓约一里地。义庄,为北宋范仲淹于公元1049年在苏州首创,主要是由族内的大户出资购置田亩作为族人公产,用其收入办学堂建祠堂,服务周济族人及乡邻。至明清,江南一带义庄甚多,仓前章姓也开办了义庄,有公田1000多亩,还有学堂、公祠等,这仓前老粮仓就是原章氏义庄的学堂改造而成,保存至今的青石门框中还有石刻的“家塾”二字。据仓前镇上老人回忆,当时不管是章姓人家孩子还是别姓人家的孩子,都可以来此学堂读书,最多的时候有近40个学生。在章氏学堂里读书费用全免,先生和学生的开支均由章氏义庄公田的收入来负担,义庄公田的收入除学堂的开支外,还常用来接济孤寡老人和体弱病残之人。直到日本侵华战争的时候,这个章氏学堂——家塾因战乱而关闭,但“家塾”这名称一直被人们称呼至今。

  1950年,人民政府将这个昔日的章氏学堂——家塾收作政府的粮仓,地面砌上地垄铺上木板,四周也用木板作档墙,读书的厅堂这样就变成了可储存粮食的仓库,俗称“地垄木板仓”。这两个地垄木板仓每个可储存稻谷18万市斤,主要用来储存仓前当地收购的“公粮”,由余杭县粮食局所属的仓前粮库管理。

  解放初,粮食仓库较为破旧简陋,工具也只有风车、筛子、扫帚等,保管人员多数缺乏文化不懂业务,虫害、霉害、鼠雀害相当严重,储存的粮食损失很大。据记载,仅1952年上半年,余杭全县就发生了16起粮食发热、霉坏、漏湿、虫蚀等仓储事故。当时余杭的粮食保管员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于是决心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智慧保管好粮食,支援社会主义建设。他们大搞清洁卫生、改善储粮条件,加强粮情检查、做好虫害防治,抓好入库粮质,开展劳动竞赛,凭着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高度的敬业精神,提出了“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 的口号,日干夜干、苦干巧干,终于在1953年创造了全国首批“无虫”粮仓,当年9月,经中央粮食部和浙江省粮食厅专家检查鉴定,余杭全县5个粮库80座粮仓有55座达到了“无虫”,仓前粮库当时的14座粮仓中就有13座,在5个粮库中比例最高,这两个地垄木板仓就是当年55座“无虫”粮仓之一。

  余杭创造“无虫”粮仓的消息传出后,轰动全国,仓库里的粮食能做到无虫,真是不可思议,被认为是中国粮食史上的奇迹。1953年10月24日,苏联仓虫防治专家莫若洛夫专程来到余杭县的仓前、城关和闲林3个粮库参观“无虫”粮仓,在仓前粮库他看到这里环境卫生、器材整洁、经检查仓库内粮食均没有发现虫害时,激动地竖起大拇指说:“这里的粮仓可作为粮食保管工作的典范”,并高兴地邀请陪同人员及仓前的粮食保管员在地垄木板仓库前合影留念。1954年1月17日,中央粮食部、华东区粮食局和浙江省粮食厅在杭州召开授奖大会,分别授予余杭县“无虫粮仓”、“保粮工作的旗帜” 和“创无虫仓先锋” 的奖状和锦旗。同年4月,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还到余杭县拍摄“无虫粮仓”的新闻记录片并在全国放映。当时余杭县还出现了好几个保粮模范,到北京开会表彰,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的接见。一时间,余杭的“无虫”粮仓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类报纸竞相报道的热点,也成了全国各地粮食部门的同行慕名前来参观学习的榜样,“无虫”粮仓从余杭走向了全国,余杭也在全国出了名。

  面对成绩和荣誉,余杭粮食系统的干部职工以此为动力,工作干劲空前高涨,在1954年3月初召开的全县保粮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在“无虫”粮仓的基础上进一步创建“四无”粮仓(无虫、无霉、无鼠、无雀)。出席会议的全体粮食保管工作人员向中央粮食部和中共余杭县委提出创建“四无”粮仓的决心书,向全省粮食保管人员倡议挑战书,共同为实现“四无”粮仓的目标而努力。1954年3月14日的《浙江日报》头版头条对此作了报道,并同时以3个版面7篇文章12幅照片的规模,集中报道了余杭县粮食部门创造“无虫”粮仓的事迹和创建“四无”粮仓的决心,这样集中而大篇幅的报道在浙报史上也少见。

  从“无虫”到“四无”,粮食保管工作的要求更高、难度更大,余杭粮食系统的干部职工凭着满腔热情和高度责任感,没日没夜地忘我工作,不达“四无”不罢休。到1954年底,经浙江省粮食厅检查鉴定,余杭全县有27座粮仓达到了“四无”标准,成为全国首批“四无”粮仓,仓前粮库因成绩显著被省粮食厅评为省一等保粮先进单位。1955年,仓前粮库的17座粮仓全部达到“四无”标准,被中央粮食部评为全国粮食先进单位。从此,仓前“四无粮仓”成了全国学习的榜样,“四无粮仓”的创建活动也作为我国粮食仓储基础管理工作的重要载体,一直沿用至今,为我国的粮食安全储藏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农村人民公社的建立和粮食生产的发展,粮食收购数量逐渐增多,仓前粮库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逐步拆除祠堂庙宇民房仓,建设了一批砖瓦结构沥青地坪的新式粮仓,至七十年代未,仓前粮库共有四个分仓23座粮仓9870吨容量(现列入国家文保单位的粮仓属第一分仓),工作人员有二、三十人,仓前粮库成为当时余杭县仓库容量最多、储存粮食最多、工作人员最多的粮库。2006年,余杭第一个中心粮库——仓前中心粮库建成并投入使用,粮库占地65亩,包括12座高大平房仓和器材库、办公楼等组成,共有仓容2.4万吨,仓前的历史上第一次有了现代化的高标准粮仓,为确保粮食储藏安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弹指一挥间,从1953年余杭粮食职工创造“无虫”粮仓至今已60年了,为了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粮食职工“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 的光荣传统,保存好仓前“四无粮仓”的文物及旧址,挖掘和弘扬粮食优秀文化,余杭区粮食局从2007年开始在原“四无粮仓”旧址之一的仓前粮仓着手筹建“余杭四无粮仓陈列馆” ,经过两年多的筹备,陈列馆于2009年7月开馆,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题写馆名。陈列馆详细展示了余杭“四无粮仓”的创建和发展历史、粮食仓储历史、农耕文化和粮油票证、粮油品种等,为全国第一个以粮食为题材的陈列馆。目前陈列馆是浙江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浙江省粮食系统传统教育基地、浙江省党史教育基地、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次“仓前粮仓”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显示了其重要历史地位和价值,是粮食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

  “仓廪实、天下安”,回顾“仓前粮仓”的历史,更让我们感到粮食的重要和金贵,愿天下粮仓五谷丰登、仓盈廪实,愿天下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