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机构职能  图片新闻  工作动态  政策法规  文件资料  通知通告  党建宣传 

夕阳无限美 晚霞别样红——谈谈我的老年生活


2008年03月27日

西单活动站 郭继宗


  我从参加工作到离开工作岗位,忙忙碌碌47年,一旦解甲归田,思想上、生活上、习惯上确实有很多不适应。怎么办?孟夫子说:“穷则独善其身”,我改了一个字,叫“离则独善其身”,既然工作不用管了,那就管好自己吧。本着这种想法,去开创新生活,适应新环境,安排新活动。十几年过去了,我创立了一种新的生活天地,进入了人生中又一个黄金时期。我曾写了一首《老有所乐歌》:“人逢盛世,国泰民安,离休在家,安度晚年。老妻相依,儿孙相伴,薄酒一杯,粗茶淡饭。读书看报,洗衣做饭,临池写作,遛遛公园。年愈古稀,身康体健,自劳自食,不亦乐乎。”这首歌是我老年生活的真实写照。

  一、读书。读书是我离休生活中最主要的内容,我喜欢读文史类的书,特别喜欢读伟人、名人的传记。毛主席的传记作品读的最多。过去,特别是文革中,一些作品把毛主席神化了,而现在这些传记作品把毛主席从神坛上请下来了,成了有血有肉的人,使人感到更加亲切。此外,还读了不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传记,如周恩来、叶剑英、聂荣臻、罗荣桓、刘伯承、杨成武、粟裕、陈赓、杨德志、罗瑞卿、吕正操、张学思、田家英、邓拓……等等。通过读这些传记,从中可以学习他们的革命精神、政治品质、雄才大略、领袖凤范,还可以学到处世待人的品德,了解党的历史。而且,我是在这一代革命先辈的教导下成长起来的,缅怀他们的伟大事迹,感到格外亲切,使我经常想到应该怎样把他们的革命精神传下去。我还喜欢读一些历史人物和反面人物的传记,因为不管是伟人还是反面人物,他们在历史舞台上的活动,共同构成历史,读一读对了解历史有好处。此外我还重读了一些古典名著,有时看一些武侠小说,作为茶余饭后消闲解闷之用。总之,读书给我的老年生活增加了无限的情趣,我曾写过一副对联:“门前冷落心自静,手中有书不知闲。”这是我的真实感觉。

  二、看报。我在工作岗位时,就养成了读报的习惯,离休后,报纸更是一天都离不开的伙伴。看报,可以了解党的方针政策,社情民意,国际形势,增长知识,增强政治修养,与时俱进。当看到国家经济建设突飞猛进,人民生活逐步提高,社会欣欣向荣时,衷心感谢党的领导,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为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而欣慰,而骄傲;当看到社会上存在的腐败现象、不良风气时感到心情沉重,引起我们的警惕;当看到美国挑起战争,一方面为伊拉克人民的悲惨遭遇而同情,一方面又为霸权主义的横行霸道而愤慨和忧虑;当看到台湾局势日益复杂,难于解决时,又为之担心。离休了思想不能离休,不能不关心国家大事。读书看报、看电视,是关心了解国家大事的主要途径,每天的北京新闻和中央台的新闻必看,再看两集电视剧。电视不可不看,但也不能多看,白天一般不看电视。

  三、临池。我爱好写毛笔字,买了不少法贴,每天写一个小时左右。练习书法不为成名,不想成家,只为锻炼身体。我体会到,写字时伏案而坐,周身端正,沉心静气,排除杂念,对陶冶性情,净化心灵,修身养性大有好处。出于对书法的爱好,我参加了老年书法研究会,还多次参加局机关及全国性的书法展览,有的作品还被收入了书画集。

  四、写作。我的文化不高,但在工作岗位时经常与文字打交道,开会讲话、总结工作等大都是我亲自起草,所以喜欢写点东西。离休后我就改写日记,从1994年到2004年7月,断断续续地已写了七、八本了。把写日记作为离休生活的一部分,一是起到积累资料的作用。二是锻炼记忆力。因要记日记就要观察、搜索和思考。三是抒发情感。离休后也有喜怒哀乐,工作时可以和同志们沟通,现在则可以通过日记倾诉自己的感情。除写日记外,有时还写点随笔和学着作点诗词。如邓小平同志逝世后, 全国人民都很悲痛,情之所至,我也写了一首《悼小平同志》:“忽闻一代巨星落,九洲同悲四海咽,革命一生为人民,拨乱反正功不灭。四化建设总设计,改革开放创新说,一国两制定奇策,千秋功业任评说。”香港回归,我也曾作诗一首:“香港回祖国,百年奇耻雪 ,九洲同欢庆,盼台心更切”。

  五、逛公园。起初逛公园没有什么目的,逛着逛着就逛出了一点心得,就是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逛公园。大体上分为看人、观景、访古、健身四项。首先说看人,北京的公园,尤其是早晚,老年人居多,满头银发的老年人,有的打拳,有的跳舞,有的唱歌、唱戏,有的写地书,有的三三两两结伴而行,不管男的、女的,都是朝气蓬勃,意气风发,脸上呈现着幸福的微笑,真是一幅老年行乐图。我爱看、爱听、爱观察,使我不由自主地沉浸在他们的欢乐之中,而“乐而忘老”。其次是观花。北京所有的公园都有花,但又各有特色。如颐和园的玉兰,中山公园的郁金香,景山的牡丹,北海的菊花,天坛的丁香,玉渊潭的樱花,到了观花季节,看到株株精品,棵棵奇葩,千姿百态,万紫千红,会有“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有几株”的感觉,非常有情趣。第三是访古。北京的公园基本都是皇家园林,有着深厚的历史内涵。参观北京的园林,可以增长历史知识。四是健身。逛公园本身就是健身。但也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和爱好,选择一些感兴趣的健身方式。我选择的是爬山和游泳。爬山最好的去处是香山,但离城太远,山又太高。城内最好的去处是景山,爬上以后,浑身微汗,坐在山顶亭中,凉风一吹,十分惬意。四周一望,整个北京城尽收眼底,美不胜收。再就是游泳,游泳不仅锻炼身体,而且愉悦心情。我经常去玉渊潭游泳,仰游在湖面上,上有蓝天白云,下有碧水清波,水天一色,清风徐徐,整个身心都融化在大自然中了。

  六、持家。俗话说:“少小有个妈,老年有个家”,可见家对老年人的重要。我的家住在一座十六层楼的十二层上,两居室,我很知足,因为“住得高,看得远”。夏看落雨,冬看飞雪,朝看旭日,晚看灯海,我把这些室外空间也当成了家的一部分。在这个家中能够“老妻相依,儿孙相伴”,虽然“薄酒一杯,粗茶淡饭”,不也其情融融吗?最感快乐的是“自劳自食,洗衣做饭”,老年人能够作到这一点,说明身体还健康,这是老年人最大的幸福,也给社会和孩子们减少许多负担。

  在家务活中还有一项是养石头和养花。我把家乡带来的上水石放在水仙盆中,每隔两三天浇一次水,浑身青苔片片,看到它就象看到家乡的青山绿水,山川土地,这也算是一份乡情吧。另外我还养了一些仙人头、吊兰、虎皮剑、水竹、水仙之类的好养的花,它们四季常青,年年开花,招人喜欢。

  七、盛世。“老有所乐”是怎么来的?是“人逢盛世,国泰民安”,是中国共产党及其三代领导核心领导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结果,也是我们这些老年人几十年辛勤劳动的结果。来之不易,应当珍惜。

  当然,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老年生活也是一样,有“老有所乐”的一面,也有“老有所苦”的一面。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的下降,疾病的增多,“老有所苦”的一面也就凸显出来了,很多过去力所能及的事情,现在感觉力不从心了。人总是要死的。这是自然规律,但要忘掉死,才能快乐地活着,活一天就要快乐一天。快乐是人创造的。老年人怎么活着?各有所爱,各有所好,根据自己的情况,爱怎么活着,就怎么活着,就象孔夫子说的:“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话很好,既可“从心所欲”,又要“不逾矩”。

  我最后勉励和祝愿老年朋友们:“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但愿人长久,欢乐共老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