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乡粮库 “五创新”守住管好“天下粮仓”

“柏乡粮库是新时期粮食行业锐意创新的优秀代表,是粮食行业的一面旗帜。”日前,国家粮食局做出在全国粮食系统开展向柏乡粮库学习活动的决定,学习他们崇严尚实、锐意创新的时代精神,学习他们爱粮如命、惜粮如金的“钉钉子”精神……

柏乡粮库,是全国粮食系统也是我省流通行业的一个老典型,荣誉众多。

“去年,我们又打了一个大胜仗,在粮食价格低迷,整个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不但不亏损,还有不错的盈利。”一见面,柏乡粮库主任尚金锁就向记者报喜。那么,在经营形势错综复杂的情况下,他们是如何保持连续29年盈利的呢?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柏粮能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传统到现代,主要得益于我们始终把创新放在首位,在管理、经营、科技、作风、服务等五个方面不断创新!”尚金锁如是说。

无情制度立规矩,有情管理聚人心

为民储粮,重任在肩。柏乡粮库依靠创新发展科学管理,坚持无情制度和有情管理相结合,通过立规矩、划底线,明确财务、人事、安全等岗位的工作和道德规范,对职工坚持制度上规范、业务上培养、生活上关心、行为上激励。在严格制度的基础上,实行有情管理,形成了一个爱粮敬业的浓厚氛围,提升了大家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柏乡粮库有个规矩,叫做“一先二不三在前”, 即要求职工做到的,党员领导干部首先做到;不争名利,不搞特殊;脏活累活干在前,艰苦任务抢在前,执行制度走在前。半军事化管理,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党员干部争当先锋模范,培养出干部职工令行禁止、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而情感暖人、文化育人,让干部职工对粮库有了相当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企业在管理上的创新也让柏乡粮库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现在,粮库拿干部职工当自家人,干部职工也自觉把粮库当成自己的家。”尚金锁认为,柏乡粮库的干部职工之所以能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做到人人爱粮、人人惜粮,在于企业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靠诚信敲开市场之门

“诚信可以让企业做得长久,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经营这个特殊商品搞不得半点虚假,必须以诚信开拓市场,才能创出效益。”尚金锁说,柏粮早在29年前就创造性地提出“经商如做人,诚信为本”的经营口号,铸就了人人讲诚信、事事讲诚信、时时讲诚信的金字招牌。

去年夏粮收购期间,柏粮一位职工经人介绍跟山东一家粮食经销商联系调小麦,当对方确定是尚金锁领导的柏乡粮库后,毫不犹豫地往柏粮发了9车小麦,价值100多万元,也没有派人跟车过来。小麦卸车入库后,财务人员直接把粮款打到经销商的银行卡上。一连七八天,天天如此。

柏乡粮库以诚信赢得了信誉和口碑。在广东茂名火车站,曾经出现这样的场景,只要打出“柏乡粮库到货”的牌子,粮食还没出站就被购买一空。很多客户买粮食就是冲着“柏乡粮库”的品牌而来,300多家长期贸易伙伴遍布全国25个省区市,粮库诚实守信的无形资产真正转化成为了实实在在的企业效益。

在市场多变经营困难的情况下,柏乡粮库创造了连续29年盈利的优秀业绩,仓容量、粮食经营量、年创利润和销售收入分别增长62倍、79倍、122倍和212倍。在国家三次清理亏损挂账中,没有报过一分钱经营性亏损挂账,粮库人均创利、人均经营量、吨经营量费用开支三项主要指标连续19年在全国同行业名列前茅。

创新储粮技术,科学保鲜粒粒粮

日前,记者走进柏乡粮库,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壁上“宁流千滴汗,保鲜粒粒粮”的大字标语,而行业通行的提法是“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

“管粮标准从‘不坏一粒粮’提升到‘保鲜粒粒粮’,靠的就是科技创新。”尚金锁介绍,他们克服文化起点偏低、试验条件简陋等重重困难,刻苦钻研、不懈攻关,完成了16个保鲜粮食科研项目,其中3项填补国内空白,4项填补省内空白。

为了破解高水分玉米不易保管的难题,他们创造了一种“金钱孔”式的通风垛,掌握了“高水分玉米自然通风降水技术”,实现了不用晾晒、不用烘干,就可以使高水分玉米降水、保鲜、保质,与传统降水方式相比可降低费用50%—70%。此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同时也大大方便了农民群众售粮。

为了解决东北大豆不耐高温容易走油的问题,柏乡粮库根据用棉被裹着木箱卖冰糕的原理,研究出“大豆包衣安全储存技术”,三伏天大豆仓内粮温最高不超过22℃,最低温度只有8℃,创造了东北大豆在冀中南储存保鲜时间的新纪录。

把“卖粮人”当“自家人”

“俺们挨着柏乡粮库,沾光沾大啦!到柏乡粮库卖粮从来不打白条,从不压级压价;粮库还引导农民搞棉豆间作,提高种粮效益;教农户用‘热沙压顶’‘草木灰压顶’等实用储粮技术降低储粮损失。”柏乡县杨村村民王胜辰说,柏粮待“卖粮人”就像“自家人”一样贴心。

当地粮农不会忘记,每年夏秋粮食收获时节,柏粮人帮他们盖粮挡雨,帮他们卸车上垛;为他们免费提供餐饮休息场地,适时提供晾晒、清理服务……

柏粮人还利用熟悉市场供求形势和价格走势的优势,主动引导当地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发现纯黄玉米比当地传统的黄白杂玉米每斤能多卖2分钱,就积极引导农民淘汰白杂,改种纯黄;利用南方夏季阴雨多,蔬菜相对短缺的商机,指导农民棉豆间作,一亩多收200斤毛绿豆,包收包销,帮助全县农民年增收数百万元。

如今,柏乡粮库服务范围已经延伸到帮助农民种粮、存粮、卖粮各个环节,几十年如一日的心贴心服务,让柏粮人与乡亲们建立起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深厚感情。柏乡周边县市的农民宁可舍近求远,多跑几十甚至上百里地也要把粮食卖到柏乡粮库。

把“严”落到实处,把“实”落到细处

“事实上,每个员工干的要比说的好,把‘严’落到了实处,把‘实’落到了细处。”尚金锁说,在工作作风上,有一支叫得响过得硬的队伍,是柏乡粮库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

柏粮人把高标准严要求从细节抓起,以“钉钉子”精神踏实工作,用实干获取实绩。粮食收购中,严格执行初验、复验、整理、抽验“四道程序”和验质员、保管员、质量监控中心“三级把关”,达不到中等以上不入库、超水杂不入库、不完善粒超标不入库、虫粮不入库、陈粮不入库等“五不入库”,从源头上筑牢保粮护粮防线。在粮食管理环节,坚持“五包四管”,包数量、包质量、包“四无”、包损耗、包器材,管账卡齐全相符、管科学保粮率提高、管入库粮油质量检查、管仓内外清洁卫生。为了便于追溯问责,他们把麻袋口绳染成红、黑、蓝三种颜色,不同的颜色组合分别对应不同工序,把保粮护粮责任具体落实到每一个人、每一个细节,压紧压实。

柏粮人用他们的锐意创新,时时刻刻践行着“确保储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确保国家急需时调得出、用得上”的庄严承诺;柏粮人用他们的锐意创新,时时刻刻践行着爱粮如命、惜粮如金的“钉钉子”精神,不断为“柏乡粮库”这面旗帜增添新色彩!

来源:《河北经济日报》(2016年3月13日第01版)

【打印】【关闭】